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儿推拿手法动态图解课件,以及小儿推拿动画图片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 2、宝宝各种上火的小儿推拿手法(带穴位动图)有哪些?
- 3、整理小儿推拿头面部常用穴动图版
- 4、小儿推拿的详细教程
- 5、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 6、小儿推拿疗法的推拿方法
小儿背部推拿手法图解
手法:宝宝俯卧,父母用拇指螺纹面顶住皮肤,食、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两手交替向前移动,边推边提,边捏拿。自长强穴开始,沿着督脉向上大椎穴为1遍,每次捏3~5遍。
日常保健一般应用上捏脊。所以我们来详细说说上捏脊,下捏脊的操作手法与之相同,方向相反。
推拿操作第一步,清肺平肝。 肝经位于食指螺纹面,肺经位于无名指螺纹面,从指根向指端方向,用大拇指同时推食指和无名指指面,1到3分钟。第二步,按摩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捏脊手法 捏脊分为上捏脊和下捏脊,一般的小儿推拿教材中提到的都是上捏脊(即从下向上捏)。上捏脊是从长强穴(尾骨尖附近)向上捏至大椎穴,一般用两手沿着孩子的脊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
推拿时,手法要由轻至重,不过也不用太重。HOT!小儿中医简易推拿 完全图解 第【 肆 】套 丹田穴推拿法 位置:在肚脐下大约5公分的位置。主治:小便尿量减少、脱肛、腹泻、便秘。
宝宝各种上火的小儿推拿手法(带穴位动图)有哪些?
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 操作: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
方法: 运法, 小儿手掌心内劳宫一周, 成一环状,即为穴位所在运500次。功效: 可助气调气,加强中气的运化力量,并能消积化痞。
小儿推拿清天河水天河水是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也是小儿推拿手法的亮点所在,其退烧作用之神奇,让很多西医同行瞠目结舌,也因此而受到很多妈妈的推崇。【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的线性穴位。
揉太阳——小儿推拿起式第三招 定位取穴 :指眉梢延长线与外眼角延长线的交点,一般这个地方摸下去有个凹下去的小窝。功效主治: 疏风解表,清利头目,调节阴阳。太阳穴是小儿推拿起式的第三招,调整左右两边的阴阳。
整理小儿推拿头面部常用穴动图版
【作用】掐人中:醒神开窍。常用于急救,对于昏迷不醒、窒息、惊厥或抽搐,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合用。斜向上45度效果更好。天柱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从正面来说,头部主要穴位有:迎香穴 鼻翼旁开0.5寸(同身寸,切记!)。一般孩子比较小,只要揉鼻翼两旁即可。其主要作用为宣肺气、通鼻窍。
风府——祛风要穴之首 定位取穴: 位于后正中线,后发际正中上1寸(后发际上约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如上图。
小儿推拿手法:清胃经: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一分种推200次,一次可5~10分钟。清大肠: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一次可5~10分钟。
天柱骨(又叫上七节骨)——降逆止呕 定位取穴: 颈的后发际正中到大椎的一条线,实际上就是颈椎的棘突、项韧带(如上图),当你低头下来时,颈后明显鼓起来的这个部位下面凹陷中就是大椎穴。
小儿推拿的详细教程
1、揉捏耳垂 脚趾抓地。小儿推拿知识小儿推拿是指对儿童进行***及其他手法的治疗方法,是中医针灸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基础源自《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文献。
2、婴幼儿的腹部推拿:用指腹轻轻***婴幼儿的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圆圈推拿,可以缓解胀气和促进消化。背部推拿:用掌根或手掌平推婴幼儿的背部,从上到下、从颈部到臀部进行推拿,可以舒缓背部肌肉紧张和促进血液循环。
3、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4、小儿推拿的具体操作步骤 (1)准备:事先让儿童拍打和揉搓手或足心,排除手、脚水肿。(2)选择合适的手法:小儿推拿的手法相对柔和,可以运用各种手法,如揉、捏、推、按、拍、拿等。
5、小儿推拿的教程:(1)一般感冒:平肝10分钟,从小儿食指指根推到指尖。平肝能够发散外邪。感冒,中医认为是风寒或风热邪气侵袭体表皮肤,通过推拿这个穴位,能够将入侵身体的风寒、风热邪气发散出体外以治愈疾病。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1、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穴位: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
2、天河水 位置: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呈一直线。 作用:泻心火,安神,除烦,利尿,化热痰,退心火引起的发热等。此穴性凉,虚寒证者忌用。
3、分推肩胛骨300次 位置:肩胛骨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倒置的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
4、[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小儿推拿疗法的推拿方法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手法:用双手沿双肩胛骨骨缝作弯月形从上向下推动 操作:建议用八字形分推法,从肩井穴开始,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往下往、往两侧做分推,手指要用些内力,***到的穴位有肩井穴、风门穴、肺俞穴等治疗咳嗽的大穴。
捏脊法捏、拿、推、捻、提、放、按、揉等八个基本手法。 具体操作方法:小儿推拿手法比较重视补泻,如旋推为补,直推为泻(清);左揉为补,右揉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基本上是按照操作方向和手法的轻重缓急来定补泻的。
在进行推拿时可将小儿的食指固定,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端沿着穴位推,注意推的时候应当向从指尖推向指根部100次,然后再从指根部推向指尖处100次。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八种如下: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按法。“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拿法。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具有调理气血、强健身体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补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关于小儿推拿手法动态图解课件和小儿推拿动画图片大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maizy.com/post/8769.html